首页 栏目 论坛活动 正文

对话速显微王攀:自研芯片迈向 AI 新征程|小院创业者第39期


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者之【小院创业者】——聆听时代创业者的心灵回响

每一个创业故事,都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史诗;每一次创新突破,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坚韧与智慧。【小院创业者】不止于记录成功,更愿走进创业者的精神世界,探寻那些深藏于光环背后的抉择、彷徨与觉醒。

在这里,您将感受到:真实的厚度、思想的深度、共鸣的温度,让正在攀登的创业者们发现"原来你也在经历",获得前行的精神火种。

我们相信,真正的创业启迪不在镁光灯下的高光时刻,而在那些深夜独处的自省时分。关注【小院创业者】,与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者项目一起,见证中国创新力量的生长年轮,收获属于这个时代创业者的集体心灵史。

访谈对象

904ED

王攀

全球创业者项目特别计划暨长三角“薪火共燃”计划学员

苏州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
速显微电子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团队创立,是一家Fabless芯片设计高新技术企业,我们做嵌入式端侧的显示渲染和AI加速GPU芯片,是国内最早成立的GPU公司之一(2015年)。公司研发内容包括:端侧GPU IP、图形操作系统、二次开发工具链等。第一代产品是围绕自研GPU IP设计的包含GPU、CPU、NPU的SoC芯片,给物联网场景的MCU主控芯片做升级替代。主要功能为渲染和小模型加速,支持人脸识别、手势识别、语音识别,做汽车智能座舱液晶仪表,家电显示触摸人机交互屏等,现有终端客户江淮、吉利、东风、陕汽、日产、TCL、雅迪等等。第二代做AI大模型运算芯片,应用于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算力盒子、低空经济无人机多模态融合自动控制、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大模型加速、AIPC(内置人工智能功能的个人电脑)算力主控。公司由合肥高新区高新集团、中科大先研院基金、佰维存储(688525)、广发信德、金沙江联合资本、创东方资本、清控金信资本等多方战略投资,合作共建。

王攀,中科大本科,中科院集成电路专业博士,苏州市吴江科技领军人才。速显微电子联合创始人,任CEO。负责运营、投融资、市场、企业关系。合肥市青联联合会委员,合肥市高新区青年五四奖章。

企业发展介绍

Q: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速显微?

速显微是一家做GPU的芯片公司。起步先实现渲染能力,2020年开始向AI领域拓展。2015年,手机和电脑的GPU市场已被巨头占据,我们选择物联网领域,聚焦汽车、家电、工控等产品的GPU渲染芯片。经过发展,渲染芯片逐渐成熟,近年来开始涉足AI算力芯片领域。目前,研发中的新一代产品可用于大模型推理,我们致力于在国内实现GPU从0到1的突破,且从物联网场景起步。公司起步早,市场铺的开,对客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服务,随着产业升级一步一步发展,可以说我们是国内很快能够实现健康的盈亏平衡的GPU公司。

创业契机与初心

Q:你最初是如何想到要创业的?是什么契机或经历促使你决定投身这个领域?

我从小好奇心比较强,大学本科选择物理专业,旨在探究事物本质,但发现难度很大。除学术科研外,我对艺术、电影、社会、心理、哲学、历史、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感兴趣。后来看到像马云、乔布斯、雷军、马斯克等企业家,意识到如果创办的企业达到一定水准,便有平台和契机结识各领域的优秀精英,从而有机会在有生之年接触和了解这些有趣的事物,所以大学快毕业时,决定未来要创业。

读研阶段,我和同学在横向项目中涉及到相关产品和技术需求,毕业后,同学一直在相关方向进行技术积累,之后我们成立了公司。我们想做GPU,小学初中打游戏时就接触到显卡,读研学习集成电路后,对GPU的产品和技术需求有了更深入了解。当时电脑PC端有英伟达、手机端有ARM、苹果,我们选择从物联网场景切入,做适配物联网设备应用场景的渲染GPU。因为当时物联网概念火热,特斯拉和奥迪顶配汽车开始配备液晶仪表,各类智能家居、工业设备等需要显示屏进行人机交互的场景增多,这些场景此前用CPU做图形渲染,而GPU做渲染更具效率和性价比,但国内缺少此类产品。我们最初想着沿着行业领先者的技术路线,从0到1做出自己的GPU,先做渲染,后续还要做AI加速。目前渲染部分进展良好,在汽车、家电、工控、医疗等领域有大量量产案例,2021年开始做AI的GPU芯片,前端研发也较为顺利,最新一代芯片若能顺利量产,可用于跑DeepSeek大模型。创业初心是做出自己的好产品给行业带来好的东西,并通过创业接触不同领域的事物,这个初心在创业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。

3F1A3

图为王攀作为新学员代表发言

渲染芯片应用领域

Q:速显微先是做渲染芯片,主要用在哪个领域?

传统的GPU主要用于电脑游戏图形加速以及手机图形部分的加速。我们的渲染芯片主要应用于物联网场景,比如汽车的液晶仪表盘,2015年特斯拉和奥迪开始采用液晶仪表盘,我们的芯片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精美的图形显示;还有智能家居、玩具、工业控制等领域,这些场景有人机交互需求,需要用到显示屏。以前这些场景使用CPU底层芯片做加速,随着图形需求增多,特别是AI技术发展,需要做表情、3D图形、实时图像、文字贴图等,就需要GPU来加速,这就是我们渲染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。

技术路线及升级

Q:你做GPU是从渲染芯片变成推理芯片,这之间没有技术障碍吗?

有技术障碍,但它们属于一脉相承的技术路线,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发展而来的。虽然底层技术升级存在困难,但我们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是可以实现的,目前重要的技术壁垒已经突破了。

Q:你从渲染芯片升级到GPU算力芯片,现在算力的推理芯片处于什么阶段,开始销售了还是仍在研发?

我们的算力推理芯片是对标英伟达的参数进行研发的。在DeepSeek问世之后,我们接到大量应用落地的AI需求,现在的推理需求大幅增加,我们新一代的芯片主要面向爆发推理应用市场,在推理方面经过针对性优化,部分参数比英伟达的产品略优。目前我们的推理芯片处于研发阶段,前端研发完成了70% - 80%,后续后端研发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。

企业差异化

Q:速显微与其他算力芯片的公司有什么区别?

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:一是技术研发方面,我们从最开始的IP就自主研发,系统和软件也自主开发;很多公司是先购买IP再进行开发,这使其开发和差异化受限于所购买的IP。二是创业时间和环境,我们2015 - 2016年就开始做这个方向,当时中美还未发生科技战,也没有算力芯片的销售限制等问题,在行业关注度低、客户排斥国产芯片、起步比国外晚的恶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极富生命力的团队。三是客户和市场方面,如果上来就追求高估值,客户主要面向大型企业、政府机构等,客户数量少且集中,市场端不够健康;我们则是从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盈利出发,目前拥有一两百个客户,市场覆盖汽车、摩托车、家电、储能、工业控制、医疗、军工等多个行业,市场相对成熟和分散,基座比较稳健。四是产品发展方向,随着市场需求变化,我们的客户对产品有新需求,如家电、摩托车、玩具等行业要求HMI交互屏幕能直接连大模型进行对话和分析,我们能为客户搭建从端侧到云端再到服务器的整套系统,客户在使用我们端侧产品以及相关数据和软件后,能直接平移到我们的系统上;不需要专门团队做移植和适配工作,这是目前一体机难以实现规模批量的瓶颈,我们在这方面具有优势,且客户数据平移到我们系统的适配难度低。

企业营收情况

Q:模组是什么概念?企业现在营收做到什么规模了?

模组是将芯片与屏幕、电路板组合在一起的产品。就像英伟达做芯片,但销售的显卡就是一种模组,我们的模组概念与之类似。虽然产品两年后才推出,但客户大量产生算力推理需求也大概需要两年时间。市场变化快,虽然存在不确定性,但也意味着每年都有新机会。我们当前的渲染芯片市场稳定成长,每年50%到翻倍增长,今年预计6000万营收,明年有望过亿。随着营收增长,公司进入上市观察阶段,盈利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将增强商业逻辑的可行性。我们是近期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的国产GPU芯片公司,以市场化生存,市场铺的开,对客户理解和服务更深入,产品已更新两代,现在做第三代,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。

企业融资方向

Q:速显微融资现在重点找哪个方向?重点区域在哪里?

目前融资重点考虑地方政府。因为做AI应用的软件公司收费困难,往往需要搭配硬件来盈利,而硬件采购的资金大多流向了已有芯片公司的大城市。未来五到十年,AI将普及落地,每个公司都需要AI服务器,每个区域比如华中、华西可能都有拥有一家算力芯片公司的需求。目前已有很多芯片公司分布在大城市,如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重庆、深圳等,我们计划与中西部及部分东部尚未有芯片公司布局的城市洽谈合作,像成都、合肥、苏州、杭州,广州也在考虑范围内,因为这些地区有发展算力芯片产业的潜力和需求。

当前行业痛点

Q:你现在所处行业当前的核心问题和痛点是什么?

对于客户而言,在我们产品出现之前,他们主要有两种选择:一是使用手机方案,缺点是价格贵、开机慢、容易卡、开发门槛高;二是使用单片机(CPU架构),优点是便宜、稳定、开发简单,但渲染能力极差,若要达到可接受的效果,需花费较高成本使用较大的单片机。我们的产品是在单片机中集成自己的GPU,做成有CPU和GPU的SOC,并开发了一整套无需编程、点鼠标就能完成开发的工具,降低了客户的开发门槛。此前产品的稳定性和量产规模受到质疑,但目前出货已超100万颗/套,稳定性和量产验证得到了解决,成为了稳定可靠、性能高、开发门槛低的产品。

团队管理心得

Q:在团队管理方面,你们有什么心得和经验可以分享?团队稳定性怎么样?

在团队管理上,我们团队早期是新兵创业,犯过很多错误。目前比较好的做法是,我会亲自参与每一个新员工的面试,像给投资人讲商业计划书一样,花一两个小时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初心、发展方向、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团队成员相聚在一起的原因,让新员工对公司有系统的了解。我们也深知团队成员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,而犯错是进步的机会,公司愿意为员工的错误买单。我们公司的离职率非常低,创业初期的六个人都还在,重要岗位基本没有主动离职的情况。

课程收获与感想

Q:你参加了我们全球创业者项目特别计划暨长三角“薪火共燃”计划课程,有哪些收获与影响?

参加这个计划收获非常多。老师们水平很高,讲述的很多内容是我们之前没想过、没见过的。当时可能反应不过来,需要后续慢慢理解,所以之后有相关的学习机会我们都会去听。这就像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,让我们看到顶层设计的样子,对公司发展方向的把握很有帮助。同学们来自不同领域,我们组成了小群,交流密切,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能感受到很多好的气息。其中,张明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,他把简单的GDP公式展开,结合每个时代的例子进行推导,逻辑严谨,可验证性强,还拉了群分享工作内容,我会经常去看,印象很深刻。